北京银保监局提示购置保险要避开四类“保险误区”、增强“三个注意”,此外还提示宽大消费者要正确使用金融服务,警惕金融诈骗。针对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疫情期间“赠送保险”的问题,北京银保监局也做出了详细的解答。今年这个315有些特别,在全民抗疫期间,北京银保监局印发通知,在全行业发动部署“3.15”消费者权益掩护教育宣传周运动。面临突发的疫情,不少消费者“病急乱投保”,却对购置的保险产物情况知之甚少。
为此,北京银保监局提示购置保险要避开四类“保险误区”、增强“三个注意”,此外还提示宽大消费者要正确使用金融服务,警惕金融诈骗。针对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疫情期间“赠送保险”的问题,北京银保监局也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01避开四类“保险误区” 增强“三个注意”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然发作和严峻形势让许多人焦虑不安,不少消费者“病急乱投保”,却对购置的保险产物情况知之甚少。疫情期间,消费者购置保险应注意四类“保险误区”。误区一:恐慌性购置保险疫情期间,有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使用消费者的恐慌情绪,过分渲染与疫情有关的保险产物,诱导消费者掉臂自身需求重复购置类似保险产物,或者消费者在可能患上新冠肺炎后再勉励其购置与病情有关的保险产物。
前者可能会造成消费者的经济损失,造成不须要的浪费,后者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在出险时得不到理赔。所以,是否需要购置或购置几多有关新冠肺炎的保险,消费者应做到心中有数。误区二:一确诊即可全额赔付保险产物的赔付与其保险责任相挂钩,差别的保险产物赔付条件、赔付金额都不尽相同。
如果消费者购置了意外险,除部门保险公司将意外险保障规模扩展至新冠肺炎病毒外,普通的意外险是不予赔付的;如果购置了寿险,保险公司仅理赔具有身故责任的产物;如果购置了重疾险,保险公司通常对保险责任包罗新冠肺炎及身故责任的保险产物举行赔付;如果购置了医疗险,保险公司通常仅对无法通过社保报销的部门如自费药、住院津贴等举行赔付。所以,“一确诊即可全额赔付”的说法是禁绝确的。
误区三:实时“退保”止损失不少“署理退保”的“黑产团伙”使用疫情渲染气氛,对保险公司及其保险产物举行诋毁,见告投保人继续持有原保险产物将遭受庞大经济损失,怂恿投保人退保甚至“退旧保新”。可是一旦投保人退保,不仅需要支付“署理退保”机构的“服务费”、负担退保损失,还碰面临丧失保险保障、再次投保难题等逆境。所以,“退保”无法止损,管理退保要审慎。
误区四:“疫情期间捐赠保险”不行信保险公司在此次疫情中推出的捐赠保险是响应中国银保监会落实保险机构社会责任的详细举措,消费者可以正常申请,捐赠保险条约正当有效。出险后被保险人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可是该保险在保障时间、保障额度等方面有一定限制,投保时应注意。所以,“疫情期间捐赠保险”是可信可申请的。
为维护您的产业宁静,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疫情期间“保险误区”须审慎,疫情期间购置保险应“三注意”:一是注意“保险误区”不行信。对于假借疫情渲染炒作、诱导投保人“退旧保新”、宣传一经承保全部理赔等各项夸大宣传、不实宣传,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密切关注羁系部门公布的通知和风险提示,一定要充实阅读保险条约条款,相识保险责任、免责规模、退保损失等,充实保障自己权益。二是注意凭据需求买保险。
疫情期间,多家保险公司响应羁系部门的招呼,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推行社会责任,将公司部门险种如重疾险、医疗险等扩展至包罗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伤残和重疾。通常保额为几万至几十万不等,保险期限为几天至几十天不等,消费者可以凭据自身需求举行购置。三是注意正确维权止损失。
投保人对疫情期间的承保、理赔、退保或其他服务等发生疑问的,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客服热线等渠道举行咨询;如因保险条约或服务发生纠纷的,可以直接向保险机构举行投诉;如发现保险机构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由保险消费者本人或其授权委托人向羁系部门提出举报并提供相应证据。02如何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在疫情期间如何才气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切实维护自身康健宁静和正当权益呢?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宽大金融消费者: 一、充实使用线上金融服务渠道管理业务现在金融机构官方网站、手机APP、微信民众号等渠道可随时提供生活缴费、转账支付、投资理财、贷款送还、保险业务咨询及管理等金融服务,建议宽大金融消费者充实运用各种线上渠道管理金融业务。抵京前14日内,脱离疫情高发地域或者有过疫情高发地域人员接触史的金融消费者,应按划定接受医学视察或者居家视察,自觉做到不外出,不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管理业务。
二、优先选择非接触式业务管理方式如确需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现场管理业务的,建议宽大金融消费者优先选择ATM机、超级柜员机、自助填单机、自助回单机、外币兑换机等自助服务设备管理业务;驾驶车辆不慎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建议立刻照相挪车,保持宁静距离,拨打全责方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充实使用“互碰快赔”机制,体验高效便捷理赔服务,制止直接接触熏染风险。三、切实做好小我私家宁静防护措施对于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现场管理业务的,建议提前与银行网点取得联系,明确网点营业时间、业务管理手续等,通过预约最大限度缩短排队时间,制止多次前往带来潜在风险。在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时,请按疫情防控要求,正确佩带口罩,只管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前往。
在营业网点现场,请配合金融机构事情人员的公共空间疫情防控事情,做好人员信息挂号检验、消毒洗手、体温检测等事情,管理业务期间全程佩带口罩,同时只管确保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业务管理完毕后,尽快脱离营业场所,制止在银行营业网点长时间停留。回抵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并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对银行卡、身份证、手机、钥匙等物品举行消毒。四、依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金融消费者因自身正当权益受到损害,向金融机构提出投诉或向北京银保监局举行举报的,应优先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提出,以最大限度淘汰人员流动聚集,做好疫情防控。
北京银保监局将认真管理来电、来信反映事项,并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实时解决金融消费者合理诉求,切实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03金融诈骗要警惕此外,在全民抗疫期间,有些非法分子却打起了疫情的主意,实施新型“疫情”金融诈骗。北京银保监局提醒宽大消费者,在做好小我私家康健防护的同时,也务须要提高警惕、谨防“四类”骗局。
一、低息贷款型诈骗1.冒充金融平台贷款诈骗。“疫情期间,您缺钱吗?xx金融给您授信1万,申请后马上到账。”随着疫情伸张,部门老黎民收入淘汰,资金紧张,一些诈骗团伙开始攻其不备。
他们冒充各大知名金融平台,给用户授信数万额度。但要拿到这些额度,需要缴纳工本费、押金、解冻费等用度几百上千元,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缴纳用度后再无音讯。2.使用“疫情贷款”诈骗。
“您想申请政府疫情专项贷款吗?”疫情期间,非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公布可署理申请“额度高、利息低、无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专项贷款”的虚假信息,诱使有资金需求的公司或小我私家申请贷款,然后以提前收取中介费、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二、投资理财型诈骗1.使用“区块链”观点诈骗。“疫情期间也有高回报”。非法分子针对民众居家防疫、普遍通过网络或手机获取信息的特点,借助“区块链”观点刊行冠状病毒加密钱币Coronaviruscoin等虚拟钱币,宣称筹集的资金用于在境外制作口罩、防护服工厂,或用于研究生产冠状病毒疫苗,并许诺高额回报,骗取受害人钱财。
2.使用指导基金、股票、期货等投资诈骗。“宅在家里也能理财”。
非法分子使用部门老黎民在疫情期间旺盛的投资需求,通过网络谈天室、微信群向投资人推荐私募基金、指导买卖股票、期货等,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生意业务软件并开户投资。三、偷取信息型诈骗1.使用“退改签”诈骗。
“受疫情影响取消,管理退改签可获赔偿”。非法分子使用非法手段获取的受害人信息,如航班号、高铁号、旅店预订信息、旅行社条约信息等,向受害人手机发送虚假“退改签”短信,诱使受害人拨打短信中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按其提示操作,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将卡内余额转走。2.使用购置防疫物资诈骗。
“最新最全的防疫物资马上到货”。非法分子通过社交软件、二手生意业务网站等渠道公布虚假的售卖口罩、防疫物资等信息,转账收取消费者用度后将受害人“拉黑”,或在钓鱼链接中诱使受害人输入小我私家敏感信息,导致消费者产业损失。四、非法集资型诈骗1.使用为疫区捐钱诈骗。
“您想为疫区孝敬一份气力吗?”非法分子通过虚假网站和微信等社交软件,冒充慈善机构、民政部门、医院、爱心人士等向消费者发送“献爱心”的虚假募捐信息,使用群众的同情心实施集资诈骗。2.使用熏染者亲属众筹“医药费”诈骗。“您愿意为熏染者眷属募捐一份爱心吗?”非法分子以孩子或亲属突然高烧、已被隔离医治为由,向社会民众提倡众筹“医药费”、“住院费”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捐钱应当认准正规募捐途径,拒绝假借疫情之名非法敛财。在捐钱捐物献爱心时,应通过正规官方渠道举行核实,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正规募捐均需民政部门挂号存案,相关信息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然平台查询。捐钱前需核实对方账户名称与受捐公益组织的名称是否一致,不轻易将捐赠资金转入小我私家账户,制止上当受骗。
3.使用“销售返利”诈骗。“购置防疫物资还能赚钱”。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紧缺,非法分子使用民众对新冠肺炎的恐慌心理,除谎称可以代购代销“口罩”、“消毒液”、“特效药”等物资,还向购置者答应可以“积分返利”,甚至“加盟赢利”,骗取受害人钱财。
为维护您的产业宁静,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做好四个“应当”,做到四个“拒绝”,制止落入诈骗陷阱。一是申请贷款应当选择银行等合规金融机构,拒绝小广告、小作坊式的网络金融产物。正规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联系借贷人,相同管理借贷业务。
在放款前不会巧扬名目来收取借贷人任何用度,只要是在网上预先交费的贷款业务,一律不要轻信和管理。二是投资理财应当牢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拒绝高息诱惑。
收益永远和风险成正比,面临过高的收益率应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馅饼”的荣幸心理。三是小我私家信息应当增强掩护,拒绝泄露小我私家敏感金融信息。在收到“退改签”类的信息后,应通过相关企业或部门宣布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使用不明泉源的无线网络;遇到索要小我私家信息、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情况时,切勿盲目听信,不向他人透漏上述小我私家敏感信息。四是爱心捐赠应当认准正规渠道,拒绝非法分子假借疫情非法敛财。
为疫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时,应通过正规官方渠道举行核实,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正规募捐均需民政部门挂号存案,相关信息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然平台查询。捐钱前需核实对方账户名称与受捐公益组织的名称是否一致,不轻易将捐赠资金转入小我私家账户,制止上当受骗。04解答“赠送保险”九问1.疫情期间各保险公司赠送的有关新冠肺炎的保险是真的吗?是真的,无需缴纳任何用度。
2.赠送的保险主要包罗哪些险种?现在,保险公司赠送的保险主要包罗重疾险、医疗险和意外险等,每家公司赠送的保险纷歧样,一般包罗其中一项至几项。保险公司赠送的关于新冠肺炎的保险大多不是专属保险产物,是保险公司为了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推行社会责任在公司原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险种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对新冠肺炎的保障责任。
3.赠险的保险责任主要包罗哪些内容?各家保险公司向消费者赠送的保险其保险责任不尽相同。现在,赠送的保险产物规模主要包罗以下一项至几项:一是身故责任:指被保险人熏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因此导致的身故,给付身故保险金责任。
二是伤残责任:指被保险人熏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因此导致被保险人身体伤残,给付伤残保险金责任。三是危重保障:指被保险人熏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到达重症,给付危重症保险金责任。
四是医疗保障:指被保险人熏染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时在社保报销外的自费药等和熏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时给付的住院医疗津贴。五是意外伤害责任:主要指普通意外伤害责任,也有个体保险公司将意外险责任扩展至被保险人熏染新型冠状病毒身故、伤残所致责任。
4.赠送的保险一般保障多长时间?有几多保额?赠送的保险通常保额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保险期限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5.赠送人群主要包罗哪些人员?一是疫情防控一线事情人员,包罗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媒体记者、社区志愿者等。二是普通社会公共,一般是0-70岁左右的中国公民。
6.如何获得新冠肺炎防疫赠险?一是定向赠送:保险公司定向赠送给投身防疫一线的事情者,如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等。二是主动申领:普通消费者通过保险公司发送的官方链接注册领取。7.对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医疗费,国家相关文件说由“政府兜底”,再领防疫赠险另有用吗?现在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冠肺炎赠险,大多以患者确诊后身故或伤残为主要赔付条件,两者并不冲突。
8.如果在多家保险公司领取新冠肺炎防疫赠险,应如何理赔?如在多家保险公司领取新冠肺炎赠险,不幸熏染新冠肺炎且到达各家保险公司赠险约定的保险责任,可同时向赠送保险的公司划分申请理赔,相互不受影响。如果领取新冠肺炎赠险含医疗险责任的,应凭据各公司保险条约的详细约定申请理赔,一般医疗险理赔是“实报实销”,不能在多家公司重复举行理赔。
9.对于新冠肺炎确诊,申请理赔有什么特殊划定吗?疫情发生以来,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开通理赔“绿色通道”,优化现有产物理赔尺度,最大限度简化理赔流程,针对疫情客户启动理赔特案赔付规则,如取消等候期的限制、取消定点医院的限制等。以上各项细则,详细以保险条约约定为准。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疫情期间,保险公司赠送的保险虽然有用,可是保障额度和规模可能不能笼罩您的所有要求。
请凭据您的自身需求和保障缺口选择购置适合您的保险产物。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来源:沙巴sb体育(中国)有限公司-www.yzaetjd.com